最新文章

“癌”标签心慌慌 低风险癌该改名?

该重新命名低风险癌症吗?

《英国医学期刊》日前引发一场讨论,卡罗尔.弗兰克.巴克乳房保健中心主任指出,更名低风险癌症可以避免“过度诊断”和“过度治疗”,然而威尔士大学医院博士警告,更名癌症恐造成混淆,加强医学教育帮助大众理解癌症才是正解。

癌症标签易引恐惧 医师吁低风险癌改名

根据《英国医学期刊》,没有任何医学诊断会引起像“癌症”那般的恐惧,癌症的临床定义是指一种疾病如果不加以治疗,将无尽生长并扩散到其他器官,最后杀死宿主;但埃瑟曼指出,今日的癌症范围已经过广,如从转移率超低(20 年内几率不到 5%)到极高(1 至 2 年内超过 75%)。一般而言,一些在乳房、前列腺或甲状腺的惰性癌症在未来才有病变风险,例如乳房的原位导管癌(ductal carcinoma in situ),许多医生认为这不是癌症,但有许多罹病妇女却想赶紧手术,引起病患不必要的恐惧。

免不必要治疗 应先积极监控

专家指出,现代检测技术进步,已经能够辨别各种癌症恶化风险,然而医学界仍然没有利用新技术重新定义癌症,例如原位导管癌可将“癌”拿掉,更名为“上皮源慢性病变”(indolent lesions of epithelial origin),避免检查和侵入性治疗的不必要风险以及复发的担忧。

面对未来才有病变风险的疾病,专家认为医师应积极监测控,而不是手术,但她也坦承“一旦被告知患有癌症,就很难鼓励患者等待和观察。”

改名恐混淆 医学教育是王道

有专家则警告,改名容易造成混淆,推行癌症医学教育才是优先选项。在实务上很难明确预测病兆的未来风险,若要获得明确诊断,通常也必须割除整个肿瘤,因此医师很难确定不积极治疗对病人的风险。

专家认为,关键在于对公众和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医学教育,了解癌症诊断的意义,而不是关注语义;由于新词常造成混淆​​,他建议应重新调整癌症的诊断标准,将一些极低风险癌归为良性。如果公众受教育后,明白“低风险”不是没有风险,就可以避免多余焦虑。

上文节录自《健康医疗网》“'癌'标签心慌慌 低风险癌该改名?”,除内文另有说明,任何部分均不可视为本站/本公司作出任何陈述或引荐,其内容亦皆与本站/本公司立场无关。

 

立即扫描下方二维码,即可在线查询或预约服务:

扫描下方二维码,查阅热门疫苗资讯:

1. 9价HPV疫苗—港币$30,000 / 3针

最新优惠:凡注射9价HPV疫苗,即可以港币$500加购以下疗程(每人只限加购一项):

  • 营养液(增强免疫力 / 美白)高剂量维他命C乙次(原价港币2,300 / 次)​

  • 基本体检及营养师咨询服务乙次

2. 13价肺炎球菌疫苗—港币$1,600 / 针(原价2,400 / 针)

3. 脑膜炎双球菌疫苗—港币$1,200 / 针(原价1,800 / 针)

4. 乙型肝炎疫苗—港币$630 / 3针(原价810 / 3针)

相关文章:

回到最顶